典型文献
不同制备方法对铝基催化剂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为改善混合法制备催化剂催化效率低以及浸渍法制备过程中能耗大、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以混合法为基础,研究不同活性组分负载方案,并在最佳的负载方案下探究了过量浸渍法、等体积浸渍法和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效果,并分析了这3种方法制备催化剂的晶型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结果表明:①混合法负载单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石化二级出水时,Mn/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但出水不能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值;负载双活性组分的催化剂中,Mn-Cu/Al2O3催化剂对石化二级出水催化臭氧氧化的去除效果较好,TOC、COD和UV254去除率分别达34.54%、49.53%和56.81%,荧光类物质中类腐殖质的去除率也达到72.34%,出水满足GB 31571—2015标准限值.②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的结果表明,混合法、过量浸渍法和等体积浸渍法3种方法制备的同组分催化剂均具有γ-Al2O3的晶型结构,吸附等温线均属于Ⅳ型等温线,吸附量最大的为过量浸渍法,达到326.37 cm3/g.③在催化臭氧氧化石化二级出水试验中,催化活性较高的是浸渍法,混合法稍次之,但处理后出水均可满足GB 31571—2015标准限值;3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金属离子溶出量范围均为8.74~10.15μg/L,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值.研究显示,混合法制备催化剂在深度处理石化废水时,出水可达标排放,而混合法制备催化剂工艺简单,成本低于浸渍法.因此,混合法在满足实际需求时,有望代替浸渍法制备臭氧催化剂.
文献关键词:
混合法;浸渍法;石化二级出水;臭氧催化氧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映明;王盼新;付丽亚;袁玥;吴昌永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映明;王盼新;付丽亚;袁玥;吴昌永-.不同制备方法对铝基催化剂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11):2559-2567
A类:
石化二级出水
B类:
制备方法,臭氧催化氧化,混合法,催化效率,制备过程,活性组分,下探,等体积浸渍法,催化臭氧氧化,氧化处理,晶型结构,比表面积,孔体积,Mn,Al2O3,催化活性,石油化学工业,工业污染,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双活,去除效果,TOC,COD,UV254,去除率,类物质,类腐殖质,线粉,粉末衍射,BET,吸附等温线,吸附量,cm3,金属离子溶出,溶出量,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石化废水,达标排放,臭氧催化剂
AB值:
0.1968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