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河流域内新石器时代城壕发展脉络探析
文献摘要:
以我国黄河流域内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城壕为依据,分析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不同历史时期城壕的作用、选址、形式、功能布局和建造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并与后世的代表性都城加以对比,指出:我国新石器时期的城壕,由单层的壕沟逐渐发展为二层甚至三层围合的多道壕沟,由单一的壕沟城壕逐渐发展演变为城墙与壕沟结合的形式,至新石器晚期,已经初具建城原则和建城规模,城壕内包含有居住区、手工业区、墓葬区等,各功能分区渐趋明确并有基本形制,居住区出现等级关系雏形.
文献关键词:
考古;新石器时代;遗址;城壕
作者姓名:
宋子杨;魏兴涛;鲍颖建
作者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450099
引用格式:
[1]宋子杨;魏兴涛;鲍颖建-.黄河流域内新石器时代城壕发展脉络探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22(06):54-58,64
A类:
B类:
黄河流域,城壕,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同历史时期,功能布局,建造技术,后世,都城,壕沟,二层,围合,发展演变,城墙,新石器晚期,初具,居住区,手工业,工业区,墓葬,功能分区,基本形制,等级关系,雏形
AB值:
0.298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