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通湖生态补水周期及流场分布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后三峡时期,江湖关系深度演变打破了大通湖"西—北进、东—南出"的水力格局.为了研究变化环境下大通湖的生态补水周期以及大通湖的流场分布特征,基于MIKE 21FM构建了大通湖二维水系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大通湖河湖连通及生态补水工程的水动力条件,研究了不同生态补水流量和不同闸控等6种工况下,大通湖的补水周期和流场形态特征,提出了生态补水效率临界点.结果表明,"单进两出"调度方案流速分布的均匀程度优于"单进单出"方案;非灌溉期生态补水流量为20.48 m3/s,明山电排站为10.5 m3/s时,补水周期为95 d,流速介于0.5~5.0 mm/s的湖面积占总面积的79.96%;灌溉期生态补水流量为28.92 m3/s,明山电排站为10.5 m3/s,补水周期为80 d,流速介于0.5~5.0 mm/s的面积占比为87.82%.
文献关键词:
生态补水;换水周期;流场分布;水动力模型;大通湖
作者姓名:
赵伟明;刘启;盛东;谭军;黄草
作者机构: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7;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伟明;刘启;盛东;谭军;黄草-.大通湖生态补水周期及流场分布特征分析)[J].人民珠江,2022(06):65-70
A类:
21FM
B类:
大通湖,生态补水,流场分布,三峡,江湖关系,变化环境,MIKE,水动力模型,河湖连通,补水工程,水动力条件,水流量,水效,临界点,单进,调度方案,流速分布,灌溉,明山,电排站,湖面,总面积,换水周期
AB值:
0.2214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