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EBPR工艺污泥中聚磷菌多样性与除磷潜力评价方法
文献摘要:
自1970年代研究者发现聚磷菌(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PAO)并提出经典的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工艺"厌氧释磷-好氧摄磷"机理以来,随着EBPR工艺中PAO新菌株的不断发现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对EBPR机理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更新.及时总结近40年来EBPR机理的研究进展,基于活性污泥中PAO菌株信息全面归纳PAO多样性特征,以此为依据客观评价目前活性污泥中PAO除磷潜力评价方法的不足并展望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对于推动EBPR工艺优化升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全面调研了1980—2021年国际期刊相关文献,发现传统EBPR机理中厌氧内碳源合成、厌氧释磷意义等受到了较多质疑,反硝化聚磷新机理已获得广泛认同;活性污泥中PAO具有异常丰富的多样性,包含Acinetobacter(29%)、Pseudomonas(15%)、Tetrasphaera(4%)、Alcaligenes(4%)等42个菌属,部分PAO具有反硝化聚磷和异养硝化能力.在目前主流的活性污泥PAO除磷潜力评价方法中,荧光原位杂交和定量PCR技术只以Accumulibacter或Acinetobacter属PAO为检测对象,高通量测序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基于片面的PAO多样性信息作为分析依据,在此基础上PAO丰度所反映的PAO除磷潜力的准确性尚存在疑问,未来需要加强面向活性污泥PAO多样性的探针或特异性引物的研发.与传统方法相比,EDTA法胞内多聚磷酸盐颗粒含量检测技术较为先进,但需要以PAO和非PAO菌株为参照深入阐明检测结果的边界.
文献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EBPR);多聚磷酸盐激酶(PPK);聚磷菌(PAO);反硝化聚磷菌(DPAO);除磷潜力
作者姓名:
郑少奎;罗焇湝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少奎;罗焇湝-.EBPR工艺污泥中聚磷菌多样性与除磷潜力评价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2022(10):2338-2347
A类:
除磷潜力,DPAO
B类:
EBPR,潜力评价,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organism,出经,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biological,phosphorus,removal,厌氧释磷,好氧,生理生化特征,不断更新,活性污泥,多样性特征,客观评价,价目,展望未来,优化升级,实际意义,全面调研,国际期刊,内碳源,Acinetobacter,Pseudomonas,Tetrasphaera,Alcaligenes,异养硝化,荧光原位杂交,Accumulibacter,凝胶电泳,电泳技术,疑问,特异性引物,EDTA,多聚磷酸盐,颗粒含量,含量检测,PPK,反硝化聚磷菌
AB值:
0.2590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