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民幸福感:来自村庄选举投票的证据
文献摘要:
幸福由基本物质需求和高层次精神需求决定,二者分别对应自利的工具理性和利他的公平互惠两类行为逻辑.村庄选举投票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对农民的行为选择及其福祉感受有着重要的发生学意义.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三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村庄选举参与对农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民具有经济理性,经济资源越多或利益关联越紧密,参与投票可能性越高,更能够从中增进幸福感;农民具有强烈的公平偏好,公平感是参与选举投票影响农民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体现为低客观收入和低主观地位的群体对公平感知更为敏感,从选举中获得的幸福感也更高.在治理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不仅要尊重农民的利益诉求,而且更要强化农民的行为能力,尤其是赋予农民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构建增进农民幸福感的长效机制.
文献关键词:
村庄选举;投票参与;幸福感;公平偏好
作者姓名:
罗必良;吕姝颖
作者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必良;吕姝颖-.农民幸福感:来自村庄选举投票的证据)[J].学术研究,2022(07):91-97
A类:
投票参与
B类:
农民幸福感,村庄选举,选举投票,本物,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自利,工具理性,利他,互惠,行为逻辑,乡村治理,行为选择,受有,发生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三期,期数,选举参与,民具,经济理性,经济资源,利益关联,公平偏好,中介变量,公平感知,治理相对贫困,重农,利益诉求,行为能力,公共事务
AB值:
0.3516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