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功能定位与实现途径——基于审判与执行监督的差别认识
文献摘要:
当前有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论总是在民事审判检察监督理论影响下展开,根源在于民事检察监督没有形成审判与执行区别化的研究思维.执行检察监督的监督功能在协助执行、主体范围、现场监督和对法院人员贪贿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标准方面显示出与审判检察监督明显的差异特征.审判中,抗诉其实无法实现对当事人的救济,只能达致监督功能;而执行检察监督却在监督的基础上兼具救济当事人之双重功效.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执行监督不是基于审判中的处分权,而是基于执行中权利受损害而寻求救济的申请异议权;在当事人申请检察监督程序上,执行实际状况决定其不需遵从审判中的监督顺位.同时,作为执行检察监督的功能实现手段,检察建议与检察监督效果之间尚存在张力需要合理协调.
文献关键词: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监督功能;救济功能;前置程序;审判与执行区别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党昭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党昭-.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功能定位与实现途径——基于审判与执行监督的差别认识)[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06):130-141
A类:
审判与执行区别化
B类: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实现途径,执行监督,民事审判,督理,理论影响,民事检察监督,研究思维,监督功能,协助执行,主体范围,现场监督,法院,贪贿,违法行为,差异特征,抗诉,实无,达致,检察机关,申请执行,处分权,受损害,求救,异议权,当事人申请,监督程序,实际状况,遵从,顺位,功能实现,实现手段,检察建议,监督效果,救济功能,前置程序
AB值:
0.3599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