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公众参与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雾霾治理中中国政府主要采取行政命令的规制手段,但近年来大规模频繁爆发的雾霾污染在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以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理距离权重矩阵、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经济地理嵌套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公众参与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然后考察公众参与这种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否通过影响政府正式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检验公众参与能否成为推动雾霾治理的重要力量.结果发现:总体上公众参与能够对雾霾污染产生显著的促降效应,但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公众参与能够显著抑制雾霾污染,中西部地区公众参与对抑制雾霾污染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公众参与通过影响政府环境经济规制对降低雾霾污染产生间接影响,但公众参与通过影响环境行政监管、环境污染监管的间接效应尚不显著;雾霾污染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持续的动态累加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且空间外溢效应大于动态累加效应.分地区检验发现,中部地区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西部地区雾霾污染的时滞效应最大,表明中西部地区雾霾治理形势更为严峻.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公众参与确实能够有效抑制污染排放.根据研究结果,从健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拓宽公众环保参与渠道,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行政监管,建立健全雾霾污染的长效治理机制等方面提出降低雾霾污染的对策措施.
文献关键词:
雾霾污染;公众参与;区域差异;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钊;屈小娥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钊;屈小娥-.公众参与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07):119-128
A类:
B类:
雾霾污染,雾霾治理,中国政府,行政命令,规制手段,社会公众参与,污染治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地理距离,距离权重,权重矩阵,经济距离,经济地理,嵌套,空间权重,非正式环境规制,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环境经济,间接影响,行政监管,污染监管,间接效应,时间维度,累加效应,空间维度,空间外溢效应,中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时滞效应,治理形势,稳健性检验,污染排放,全环境,环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制度,公众环保参与,环保意识,加强环,长效治理机制,对策措施,区域差异
AB值:
0.241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