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海滨危废填埋场与水源缓冲距离要求及调控
文献摘要:
针对海滨地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HWL)缓冲距离需求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污染物释放、渗漏及其在地下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拟模型以预测渗漏条件下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同时结合基于风险的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算框架模型,并选择某海滨场地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污染物所需要的稀释衰减倍数(RDAF)不同,由于渗滤液中2,4-二氯苯酚(2,4-D)初始浓度大、毒性强,需稀释衰减2250倍,而重金属镍(Ni)和锌(Zn),只需分别稀释衰减34和135倍.②不同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对距离的依赖程度不同,导致实现相同的RDAF需要的缓冲距离也不同,有机物的稀释衰减倍数对距离更为敏感,因此,尽管2,4-D的RDAF最大,但缓冲距离仅为92 m;反之,Ni的缓冲距离达755 m,而由于Zn的RDAF更大,其缓冲距离高达2070 m.③综合考虑所有污染物,案例危废填埋场的缓冲距离需要达到2070 m,若进一步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并保障95%置信水平下的安全用水要求,缓冲距离需在3000 m以上.最后,针对敏感水源与危废填埋场实际距离不能满足所需缓冲距离的情景,提出了通过固化稳定化等预处理手段优化调控缓冲距离的方法,以Zn为例,通过预处理将废物中Zn的浸出浓度从120 mg/L分别降至108、72、49、31、19 mg/L时,可将缓冲距离从2070 m分别调控至2000、1600、1200、800、400 m.研究显示,海滨地区危废填埋场对缓冲距离的需求远高于内陆平原型场地,但可通过调控废物入场的浸出浓度实现对缓冲距离的调控.
文献关键词:
稀释衰减;安全用水;渗滤液;重金属
作者姓名:
吉栋梁;张鲁玉;黄兆琴;杜布云;徐亚;杨枫
作者机构:
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江苏南京 210036;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吉栋梁;张鲁玉;黄兆琴;杜布云;徐亚;杨枫-.海滨危废填埋场与水源缓冲距离要求及调控)[J].环境科学研究,2022(06):1499-1508
A类:
稀释衰减,RDAF
B类:
海滨,危废填埋场,水文地质条件,HWL,污染物释放,渗漏,迁移转化,过程模拟,模拟模型,基于风险,安全用水,距离计算,计算框架,框架模型,衰减倍数,渗滤液,二氯苯酚,初始浓度,重金属镍,减对,依赖程度,反之,参数不确定性,置信水平,过固化,固化稳定化,处理手段,优化调控,废物,浸出浓度,内陆,陆平原,平原型,入场
AB值:
0.2580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