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单孔腹腔镜下逆向钩针法和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临床对比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逆向钩针法和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治疗的价值.方法:筛选80例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下逆向钩针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指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单孔腹腔镜下逆向钩针法手术对儿童腹股沟斜疝进行治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率,亦可改善机体应激状态,避免术后疾病复发,值得参考.
文献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逆向钩针法;传统腹横纹小切口;儿童腹股沟斜疝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智敏
作者机构: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广东 惠州 5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智敏-.单孔腹腔镜下逆向钩针法和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临床对比)[J].吉林医学,2022(10):2623-2626
A类:
逆向钩针法,传统腹横纹小切口
B类:
单孔腹腔镜,腹腔镜下,儿童腹股沟斜疝,临床对比,组手,手术指标,临床指标,并发症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后观,应激状态,疾病复发
AB值:
0.09401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