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miR-210、BDNF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微小RNA-210(miR-21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PC)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1例PPC患者(研究组)的手术标本,及35例同期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组织中miR-210和BDNF表达水平并分析PPC患者中两者的相关性,评估两者对PPC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用COX分析影响PP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miR-210和BDNF表达水平[(1.76±0.16)、(2.03±0.21)]较对照组[(1.00±0.00)、(1.00±0.00)]显著升高(P<0.05),且两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26,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PC患者癌组织中miR-210、BDNF表达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肿瘤直径<3cm、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良性肿瘤患者miR-210和BDNF水平均较低(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iR-210和BDNF表达均与总生存时间相关.miR-210低表达、高表达组PPC患者的5年预后生存率分别为82.8%、52.2%,BDNF低表达组、高表达患者的5年预后生存率分别为87.5%、44.2%,miR-210低表达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miR-210高表达组(χ2=10.854,P=0.001),BDNF低表达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DNF高表达组(χ2=21.386,P=0.000);miR-210和BDNF高表达是影响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210和BDNF的表达水平与PPC发生及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PPC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微小RNA-21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晓莉
作者机构:
洪湖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洪湖 433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晓莉-.miR-210、BDNF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08):1107-1111
A类:
B类:
miR,BDNF,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PC,手术标本,健康志愿者,髓质,组织标本,qRT,预测价值,COX,术后预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癌组织,肿瘤直径,3cm,高分化,淋巴结转移,良性肿瘤,肿瘤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总生存时间,低表达,预后生存
AB值:
0.1859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