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三项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氏量表(Barthel)评分及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采取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文献关键词:
针灸;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娟
作者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科,山东 济南,27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娟-.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2(04):13-14
A类:
B类:
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研究,济南市,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血栓通注射液,行针,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损伤,NIHSS,巴氏,Barthel,运动功能,Fugl,Meyer,清白,白介素,神经缺损程度,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能力
AB值:
0.173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