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山海之间:两周时期"江南—岭南"的文化交流线路及其变迁
文献摘要:
两周时期,"江南—岭南"之间的文化交流以江南因素的南传为主,以直口豆及敛口豆、曲壁豆、碗(杯盅)类及"米"字纹陶器为代表,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主要线路大致呈现出"东南沿海—内陆赣江流域—东南沿海"的循环往复的态势.这一变动不仅是江南地区文化交流主体空间位移的客观要求,更是越、吴分别面向海洋与面向陆地的文化与社会特性深刻影响的产物,而这种差异在导致东南沿海内部文化联系密切程度起伏、反复的同时,更导致了越、吴于两周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图景及其融入"中华一体"进程的先后与方式之别.
文献关键词:
两周;江南;岭南;文化交流线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桐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桐-.山海之间:两周时期"江南—岭南"的文化交流线路及其变迁)[J].东南文化,2022(03):106-115
A类:
文化交流线路
B类:
山海之,两周时期,岭南,传为,陶器,东南沿海,内陆,赣江流域,循环往复,江南地区,地区文化,向海,向陆,文化与社会,种差,异在,海内,文化联系,中华一体
AB值:
0.3516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