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氯咪巴唑在臭氧降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降解产物
文献摘要:
唑类抗真菌剂广泛应用于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中,常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将其有效去除.大量唑类抗真菌剂排入受纳环境后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为了解唑类抗真菌剂的臭氧氧化降解过程和机理,以氯咪巴唑(climbazole,CZ)为例,通过设置不同条件的对比试验,系统研究CZ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去除规律,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对其降解产物进行鉴定.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CZ起始浓度由1.0 mg/L增至4.0 mg/L时,臭氧氧化20 min下CZ的降解率从99.1%降至69.3%;②反应体系起始pH由5.0升至9.0时,CZ臭氧降解半衰期由1.38 min延长至7.18 min;③臭氧流速由0.1 L/min增至0.4 L/min时,臭氧氧化20 min时CZ的降解率从66.5%提至99.4%,但臭氧流速超过0.3 L/min以后,CZ降解率的增幅较小;④自然水体及其高浓度共存组分(碳酸氢根和腐殖酸)均会明显抑制CZ的臭氧氧化反应速率,CZ降解半衰期大多数超过6 min(空白对照组为1.99 min).因此,在臭氧氧化降解新兴有机污染物或对臭氧氧化工艺进行优化时,应充分考虑起始污染负荷、pH、臭氧流速、水体水质状况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产物鉴定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可将CZ碎裂重组形成两个主要降解产物——TP269和TP297,二者的产率分别为11.45%和8.90%.研究显示,起始污染负荷、pH、臭氧流速、水体水质状况均会明显影响CZ的臭氧降解效果;两个CZ臭氧降解产物的产率虽不高,但其毒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献关键词:
臭氧氧化;氯咪巴唑;影响因素;降解率;半衰期;降解产物
作者姓名:
宋江燕;李方鸿;吴根义;胡嘉梧;佘磊;刘有胜;柳王荣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530;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江燕;李方鸿;吴根义;胡嘉梧;佘磊;刘有胜;柳王荣-.氯咪巴唑在臭氧降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降解产物)[J].环境科学研究,2022(02):478-487
A类:
氯咪巴唑,climbazole,TP269,TP297
B类:
降解过程,降解产物,唑类,抗真菌剂,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personal,care,products,PPCPs,污水处理工艺,排入,受纳,后会,臭氧氧化,氧化降解,CZ,氧化过程,去除规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TOF,影响因素试验,起始浓度,增至,降解率,反应体系,降解半衰期,氧流,自然水体,碳酸氢根,腐殖酸,氧化反应,反应速率,空白对照,有机污染物,氧化工艺,污染负荷,水质状况,处理效果,碎裂,降解效果,虽不
AB值:
0.2599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