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乡村治理中的制度举措失焦化:特征、生成与优化——以中部地区C县"三治结合"实践为例
文献摘要:
相较于内卷化、制度失灵、制度失准,制度举措失焦化更为精准地概括了乡村治理中的此类问题:某些制度举措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工具性绩效,但却未能聚焦于制度本身的核心载体与价值要求.这种失焦化体现在"三治分离"、自治民生化、法治秩序化、德治行政化等方面.从基层治理实践看,干部价值观念错位、现有考评机制压力、群众需求异化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制度举措的失焦化,又将进一步强化行政依赖、经费依赖,带来治理理念的错位.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规范与理性选择有助于揭示其生成机制,而治理过程的价值融入、制度创新的科学评价、群众主体性与乡村内生性的凸显,有助于改善失焦化这一现象.
文献关键词:
乡村治理;"三治结合";制度举措失焦化;自治民生化;法治秩序化;德治行政化;新制度主义
作者姓名:
余泓波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泓波-.乡村治理中的制度举措失焦化:特征、生成与优化——以中部地区C县"三治结合"实践为例)[J].求实,2022(03):75-86
A类:
制度举措失焦化,自治民生化,法治秩序化,德治行政化
B类:
乡村治理,中部地区,三治结合,内卷化,失灵,工具性,基层治理,治理实践,价值观念,念错,考评机制,群众需求,求异,行政依赖,治理理念,新制度主义,制度规范,理性选择,生成机制,治理过程,科学评价,村内,内生性
AB值:
0.2139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