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兴""观""群""怨"在高校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兴""观""群""怨"概括出《诗经》服务政教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也关联着对诗歌原义的创造性转化,对作品之生成与影响的考察,对思想艺术的交流共鸣,对心灵的疏导疗愈,为其在当今诗词课堂的转化应用提供了条件.以《锦瑟》的教学过程为例,"兴"依托有声诵读与象喻联想激活学生的自由感发思维,"观"引导学生探究审视诗歌创作成因及文学史意义,"群"于跨时空的切磋交流中培养创新与严谨并重的学术精神,"怨"立足"消解矛盾"的情感目标对悲情体验进行正面价值引导.
文献关键词:
兴观群怨;《锦瑟》;诗词教学
作者姓名:
汪泽
作者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泽-.论"兴""观""群""怨"在高校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22(12):73-78
A类:
悲情体验
B类:
诗词教学,诗经,原义,创造性转化,思想艺术,共鸣,疏导,疗愈,词课,转化应用,锦瑟,有声,诵读,象喻,联想,激活学生,自由感,感发,学生探究,诗歌创作,文学史意义,切磋,培养创新,学术精神,情感目标,正面价值,价值引导,兴观群怨
AB值:
0.5195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