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及防治
文献摘要:
桃细菌性穿孔病又称桃细菌性黑斑病,是桃树上易暴发且难防治的一种叶部病害,其分布广、传播快、危害严重.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一直是桃主产区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桃园多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种类很多,防治效果参差不齐,果农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易引发药害和农药残留等潜在危险.为有效控制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应根据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加强园区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倡无公害绿色防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果农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般可根据以往桃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当年天气变化情况,精准掌握春、夏季桃园的发病规律,选择正确的防治方法和合理的防治药剂,及时制定桃园防治措施,确保桃优质高产,保证果园经济效益最大化.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及防治)[J].农村新技术,2022(06):22-24
A类:
B类:
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生及防治,细菌性黑斑病,桃树,树上,叶部病害,主产区,桃园,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果农,发药,药害,农药残留,潜在危险,园区管理,综合防控措施,无公害绿色,绿色防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低毒,低残留,残留农药,早发现,不必要,病虫害,虫害发生规律,天气变化,发病规律,防治方法,防治药剂,优质高产,证果,果园,效益最大化
AB值:
0.3733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