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经胸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及随访资料,总结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适应症及有效性,为临床实施和推广该术式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经胸微创封堵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347例,其中男196例、女151例,年龄4月~12岁,平均(14.7±13.1)月;体重6~32kg,平均(11.3±5.9)kg;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缺损长径1.8~10 mm.所有患儿均采用胸骨下端小切口,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经右心室表面置入偏心封堵器,全面综合评价术中数据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全组证实封堵成功共326例(成功率93.9%).封堵成功判定标准包括:室间隔缺损无明显残余分流(分流量<1 mm),术后封堵器未脱落/无明显移位、瓣膜反流未加重、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明显流出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封堵失败共21例,失败原因分别为:过导丝/鞘管困难3例,主动脉瓣返流加重8例,残余分流明显(分流量>1 mm)7例,封堵器形态偏移3例.所有封堵失败患儿均改行直视修补,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封堵成功的326例患儿随访6~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残余分流/分流加重、封堵器脱落/移位、瓣膜反流加重、溶血、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胸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成功率高,近、中期疗效肯定,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封堵器型号及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文献关键词: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治疗;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作者姓名:
谢学良;黄国金;邹勇;明腾;涂洪强;张盛
作者机构:
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病治疗中心,南昌 3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学良;黄国金;邹勇;明腾;涂洪强;张盛-.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药,2022(12):2061-2062,2076
A类: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B类:
经胸微创封堵,微创封堵治疗,围术期,术式,适应症,我院,月经,中男,32kg,长径,胸骨,下端,小切口,TEE,右心室,置入,偏心,术后随访,全组,判定标准,残余分流,移位,瓣膜,反流,未加,心律失常,流出道梗阻,失败原因,导丝,鞘管,主动脉瓣,流明,器形,改行,直视修补,术后恢复,随访结果,封堵器脱落,溶血,经胸封堵,成功率高,中期疗效,握手,手术适应证,器型,操作技能,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AB值:
0.2697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