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溶栓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溶栓前及溶栓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147例,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68例.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估溶栓前和溶栓后NLR、PLR预测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高脂血症比例、房颤比例、风湿性心脏病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P=0.000)、高脂血症(P=0.012)是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溶栓前NLR中位数分别为(3.68±2.51)、(5.22±3.03),溶栓后NLR中位数分别为(3.79±2.10)、(7.05±3.68),溶栓前PLR中位数分别为(130.30±47.22)、(154.07±51.87),溶栓后PLR中位数分别为(139.16±41.82)、(187.95±5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NLR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 AUC高于溶栓前NLR,溶栓后PLR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 AUC高于溶栓前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溶栓后NLR与PLR或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文献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莲红;彭经华;曹家驹
作者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九江 33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莲红;彭经华;曹家驹-.溶栓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J].江西医药,2022(05):482-485
A类:
B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NLR,PLR,短期预后,预测价值,静脉溶栓,预后不良,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年龄,NIHSS,高脂血症,房颤,风湿性心脏病,不良预后,中位数,预测指标
AB值:
0.1026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