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意"象之"韵"——岭南没骨画的当代审美特征
文献摘要:
岭南的没骨画法自清末以来绵延不堕,师承相续,其"折中中西"的创新理念,是与岭南先贤们的顺时通变精神一脉相承的,只是在具体的借鉴和取法对象上,有不同的关注方向.取法各异,也呈现了丰富多元的面貌和审美特征.岭南绘画的革故鼎新,得益于广东处于中西文化艺术双向流动的桥头堡的特殊优势,形成了岭南画人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一方面深入传统,继承了古典宋画的典雅意韵;另一方面锐意探索,积极借鉴了东洋绘画的浪漫细腻,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构成法则.其中,色彩的意象性、造型的几何化、画面布局的构成性,是岭南没骨绘画较为突出的审美特征.
文献关键词:
没骨画;意象性;几何化;构成性
作者姓名:
洪仕星;陈欢迎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广州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洪仕星;陈欢迎-."意"象之"韵"——岭南没骨画的当代审美特征)[J].书画世界,2022(01):82-84
A类:
B类:
岭南,没骨画,当代审美,审美特征,画法,清末,绵延,师承,相续,折中,创新理念,先贤,顺时,通变,一脉相承,取法对象,关注方向,绘画,革故鼎新,中西文化,文化艺术,双向流动,桥头堡,特殊优势,南画,画人,开放包容,国际视野,宋画,典雅,雅意,意韵,锐意,东洋,浪漫,细腻,西方现代艺术,形式构成,成法,意象性,几何化,画面布局,构成性
AB值:
0.504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