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战时西南交通变迁与"第三力量"政治选择
文献摘要:
抗战时期的西南交通变迁,既是在敌强我弱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的一种策略体现,亦是在日本占有我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大片国土的战略情势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但正是这一过渡措施,既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又奠定了中国的抗战格局,并为战时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搞学问"的安全场所,这些知识分子以"纸"和"笔"为武器,以"讲台"为战场,呼吁抗日救亡,开展文化救国.随着抗战的最终胜利以及国民党企图一党独裁,和平建国方案成为泡影,国共两党不得不在战场上一决高低.在此背景下,以"第三力量"自居的知识分子,在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
文献关键词:
抗战时期;西南交通;道路变迁;"第三力量";政治选择
作者姓名:
韩继伟
作者机构:
百色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 百色,533099
引用格式:
[1]韩继伟-.战时西南交通变迁与"第三力量"政治选择)[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4):56-61
A类:
成为泡影,道路变迁
B类:
西南交通,交通变迁,政治选择,抗战时期,敌强我弱,有我,华中,华南,大片,情势,无奈,之举,过渡措施,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全场,讲台,呼吁,抗日救亡,文化救国,国民党,企图,独裁,国共两党,自居,政治协商会议,联合政府,感召,毅然决然,投身,社会主义革命,洪流
AB值:
0.3601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