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
文献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不是对中华文明的虚无,也不是被中华文明所消融,而是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互动发展.中华文明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巩固了认同基础,丰富了资源支撑,成为马克思主义异域发展的合理性根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则激发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为中华文明优化了价值取向,强化了使命担当,激发了创新活力,充实了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发展,应树立起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远大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重构为首要前提、以中华民族的主体性自觉为核心使命、以人类文明秩序的共融性建构为外部保障,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明意蕴,彰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庞虎;蔡亦恬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杭州 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庞虎;蔡亦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J].浙江社会科学,2022(08):4-10
A类:
B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文明,虚无,守正与创新,互动发展,出场,文化土壤,资源支撑,异域,现代化转型,使命担当,创新活力,精神内涵,文明创新,根本动力,人类文明新形态,大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现代性重构,核心使命,文明秩序,共融,外部保障,文明进步
AB值:
0.2735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