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9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术前、术后3d、7d创伤应激指标[醛固酮(ALD)、β-内啡肽(β-EP)、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两组血清ALD、β-EP、DA、NE水平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可减少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小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且复发率低.
文献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安全性
作者姓名:
杨小玉;谢文燕;李俊峰;张晓杰
作者机构:
临颍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 漯河462600;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小玉;谢文燕;李俊峰;张晓杰-.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22(02):109-112
A类:
原位旋切剔除术
B类:
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安全性分析,本院,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方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下子,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年复发率,3d,7d,创伤应激指标,醛固酮,ALD,内啡肽,EP,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组手,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
AB值:
0.1611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