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视频机器分析的目的地形象差异对比——以北京YouTube视频为例
文献摘要:
大数据背景下,视频越来越成为用户获取目的地信息并建构旅游形象的主要渠道,鉴于用户生成视频(UGC)相较于目的地营销组织发布视频(OGC)更受欢迎,比较二者建构目的地形象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然而到目前为止,旅游领域对视频内容的研究还较初级,且多采用人工分析方法,局限明显.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在视频内容分析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基于此,文章采用计算机学科相关视频分析方法对YouTube网站上国外游客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北京旅游视频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游客和目的地营销机构(DMO)借以建构目的地形象的属性主要是"人物""文化艺术"和"基础设施",在"交通"和"动植物"属性上表现较弱;第二,视频和文本素材在表征目的地"旅游景点"和"人物"属性上具有一致性,而"基础设施"属性在视频素材中比在文本中展现更充分;第三,UGC视频倾向表征北京"文化艺术"属性,尤其青睐表征北京建筑及文化场景,而DMO倾向表征更全面、宏观的北京形象,尤其突出展现北京的人物属性.
文献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视频内容分析;机器学习;YouTube视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宁;蘧浪浪
作者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100024;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北京10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宁;蘧浪浪-.基于视频机器分析的目的地形象差异对比——以北京YouTube视频为例)[J].旅游学刊,2022(08):70-85
A类:
B类:
目的地形象,形象差异,差异对比,YouTube,大数据背景下,旅游形象,UGC,目的地营销,OGC,受欢迎,实践价值,目前为止,旅游领域,对视,工分,限明,计算机视觉,视频内容分析,计算机学科,视频分析,站上,上国,文化和旅游,旅游局,DMO,借以,文化艺术,动植物,旅游景点,视频素材,中比,文化场景,北京形象,出展,人物属性
AB值:
0.3854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