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现症吸烟者肺弥散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现症吸烟者肺弥散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常规体检并经检查均具有正常的肺通气功能的94名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弥散功能结果分为两组:弥散功能正常组(N=51)和弥散功能减退组(N=43).两组人员均无慢性肺部疾病病史,胸片无异常,一秒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及肺总量(TLC)均正常,随访3年,定期记录其肺功能检查结果,结合症状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判断是否符合COPD定义的COPD诊断标准.结果 两组均为男性居多,两组的随访评估时间、吸烟史(烟龄和吸烟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CO和DLCO/VA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后弥散功能正常组中2人进展为COPD;而弥散功能减退组中9人进展为COPD.结论 肺弥散功能减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一项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吸烟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广浩;刘薇;邵润霞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广浩;刘薇;邵润霞-.现症吸烟者肺弥散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06):46-48
A类:
B类:
吸烟者,肺弥散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发病,发病风险,COPD,郑州大学,肺通气功能,减退,退组,组人,慢性肺部疾病,胸片,无异,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肺总量,TLC,肺功能检查,体格检查,诊断标准,随访评估,吸烟史,DLCO,VA,基线水平,通气功能指标
AB值:
0.2067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