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环境DNA的日本河流生物多样性文献计量分析及其进展
文献摘要:
传统生物监测方法在物种监测尤其是生活习性具有时空变化的物种监测具有局限性,同时作为一种强介入性的手段将对个体生物、种群和栖息地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环境DNA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和基因测序进行物种定性或定量分析,使用非介入性采样方法,能对传统生物监测方法进行一定补充甚至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取代当前传统监测方法,在生物环境评估方面具有重大潜力.目前,环境DNA技术主要应用于濒危物种的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量评估等方面.日本对环境DNA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其针对环境DNA技术的检测条件和引物特异性等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DNA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相关标准及其研究与应用推广.通过对环境DNA技术操作流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环境DNA技术在日本水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外来和濒危物种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案例,结合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研究趋势和热点,为后续我国在水生态系统研究提供素材和参考.
文献关键词:
环境DNA;物种监测;生物多样性;水生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凯;刘泽军;胡茂川;刘丙军;郝爱民;井芹宁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温州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亚热带水环境生态保护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 温州 325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凯;刘泽军;胡茂川;刘丙军;郝爱民;井芹宁-.基于环境DNA的日本河流生物多样性文献计量分析及其进展)[J].西北水电,2022(05):57-65
A类:
B类:
文献计量分析,生物监测方法,物种监测,生活习性,时空变化,介入性,栖息地,破坏性,分子生物学方法,基因测序,采样方法,前传,生物环境,环境评估,主要应用,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调查,外来物种入侵,生物量评估,研究和应用,检测条件,引物,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推广,技术操作,操作流程,水生态系统,应用案例,文献计量学,研究趋势,水生生态系统
AB值:
0.31209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