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晚唐天台上清正统的重建与赓续——"洞玄灵宝三师"考
文献摘要:
《洞玄灵宝三师记》是关于中晚唐天台山"上清道"的重要文献,但此文本层次复杂,不能视为一人一地之作品.其中《应夷节传》主体完成于陆甚夷之手,其他二传等内容则为杜光庭晚年之作,对这两部分材料的社会意义和史料价值当分别考量.田虚应、冯惟良、应夷节三代人,反映着这个道教团体从默默无闻走向舞台中心的具体历程.尽管司马承祯在南岳确曾传法薛季昌,薛又传法田虚应,但这个道教谱系在衡山的地位并不突出,而元和十年东赴天台使这个教团的命运发生转变.田虚应入天台后不久即羽化,十余年后冯惟良等人已积累下足够的地方权威,于是以重修桐柏观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宣示对司马承祯天台上清事业的继承,此外还积极地在天台山中开创修道场所,使这一道教团体成长为天台山中最重要的道教力量.这个道教团体在发展历程中,逐渐与地方政治势力产生关联,许多政治人物都参与了此教团在天台山的权威重建活动,为接下来天台山道教向附近核心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些道士在山林与城市之间的游走,不断地调整着晚唐五代时期江南道教的空间场域和发展策略,使道教完成了从中古经教到近世法派的过渡.
文献关键词:
南岳天台系;上清;正统性;法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白照杰
作者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白照杰-.中晚唐天台上清正统的重建与赓续——"洞玄灵宝三师"考)[J].社会科学,2022(05):52-64
A类:
司马承祯,南岳天台系
B类:
中晚唐,唐天,上清,清正,赓续,洞玄,玄灵宝,天台山,清道,重要文献,此文,文本层次,二传,杜光庭,晚年,社会意义,史料价值,值当,虚应,三代人,映着,道教,教团,默默无闻,衡山,台后,不久,羽化,十余年,重修,桐柏,大张旗鼓,宣示,极地,山中,修道,道场,地方政治,政治势力,政治人,接下来,山道,核心城市,道士,山林,游走,整着,晚唐五代,五代时期,南道,空间场域,教完,中古,近世,正统性,法脉
AB值:
0.4079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