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文献摘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不容忽视.强化财政政策支持、完善金融供给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至关重要.基于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探究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全国层面上看,财政支农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均存在负向影响,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从不同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财政支农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而东部地区则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能够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短期滞后现象.进一步,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验证了PVAR模型实证得出的关于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作用关系结论的稳健性.推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实施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
文献关键词:
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消费升级;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岳喜优;陈桂生
作者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市30038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岳喜优;陈桂生-.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J].中国流通经济,2022(09):60-70
A类:
B类: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农村市场,财政政策,金融供给,农村消费潜力,港澳台地区,PVAR,动态视角,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部地区,滞后现象,固定效应模型,消费扩容提质,提质升级,财政支农支出,支出结构,发展政策,财政金融协同,同支,农机
AB值:
0.1271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