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
文献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助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尚未可知.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缓解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有效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覆盖广度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要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手段,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硬件条件;建立信用评估机制,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供给广度;基于"三农"发展视角,营造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良好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相对贫困中的风险规避能力.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相对贫困;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凤羽;冉陆荣
作者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市408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凤羽;冉陆荣-.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我国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22(03):105-114
A类:
B类:
农村相对贫困,普惠金融服务,相对贫困治理,尚未可知,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具体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覆盖广度,有机衔接,强信息,信息网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条件,立信,信用评估,评估机制,发展视角,良好环境,监管体系,风险规避
AB值:
0.1657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