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21年滦州MS4.3地震和2015年昌黎MS4.2地震震源参数及构造意义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京津冀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滦州MS4.3地震、昌黎MS4.2地震及其MS3.3余震的震源机制,并利用近震深度震相获得更为准确的震源深度,结合双差定位法获得2个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结果,对发震构造及成因关联开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滦州MS4.3地震的节面Ⅰ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11°、85°、168°,节面Ⅱ分别为302°、78°、5°,震源错动类型为走滑型,震源深度为8 km,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呈NNE向,短轴剖面显示断层面倾角近垂直,认为其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Ⅰ;昌黎MS4.2地震及MS3.3余震的节面Ⅰ分别为189°、68°、161°及190°、61°、170°,节面Ⅱ分别为286°、72°、23°及285°、81°、29°,震源错动类型同为走滑型,震源深度为10.5 km,地震序列的震源分布呈NNE向,短轴剖面显示断层面倾角近垂直,认为其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Ⅰ;2)基于滦州MS4.3地震、昌黎MS4.2地震及滦州MS7.1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等资料分析认为,3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上地壳先存断裂,而可能与震源区的深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即壳内包体现象是孕育这些地震的共同基础.
文献关键词:
滦州MS4.3地震;昌黎MS4.2地震;滦州MS7.1地震;发震构造;低速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赫;董一兵;王熠熙
作者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市友谊路 19 号,300201;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石家庄市学府路 47 号,050061;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徐东大街 340 号,43007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赫;董一兵;王熠熙-.2021年滦州MS4.3地震和2015年昌黎MS4.2地震震源参数及构造意义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22(12):1281-1287
A类:
B类:
滦州,MS4,昌黎,地震震源,震源参数,构造意义,意义研究,京津冀,地震台网,观测资料,CAP,MS3,余震,震源机制,近震,深度震相,震源深度,双差定位法,地震序列,发震构造,滑动角,错动,走滑型,NNE,断层面,发震断层,MS7,区域地质,地质构造,资料分析,上地壳,先存断裂,源区,深部构造,构造背景,包体,低速层
AB值:
0.3083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