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编剧哲学:微电影的本体探寻及艺术化创作路径探索
文献摘要:
微电影是当下社会文化的重要表征,但整体而言存在粗制滥造的弊病.文章从时空哲学和编剧技法相融合的编剧哲学视角出发,探讨微电影微短时空的本体特性——时间和空间上的有限性.通过对情节反转(突破时间限制,实现时间层面拓展)或意象突围(突破空间限制,实现空间层面拓展)及其相关的镜像关系、虚境之无、悖反原则营造等艺术创新手法的剖析,文章探索各种增加微电影层次性的技巧,以突破微电影因时空受限而简单化的瓶颈,并将创作原则和案例借鉴相结合进行具体分析.创作者如果能在体悟并遵循微电影独特时空形式的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就有可能突破其限制而寻找到独异的表达方式,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文献关键词:
微电影;时空哲学;微短;本体;层次性;虚境之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慧林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慧林-.编剧哲学:微电影的本体探寻及艺术化创作路径探索)[J].艺术百家,2022(05):126-134
A类:
时空哲学,虚境之无
B类:
编剧,微电影,艺术化,创作路径,整体而言,粗制滥造,弊病,技法,哲学视角,微短,有限性,突破时间,时间限制,间层,突围,破空,镜像关系,艺术创新,新手,层次性,因时,时空受限,简单化,创作原则,案例借鉴,鉴相,创作者,体悟,艺术规律,表达方式,艺术效果
AB值:
0.3949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