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芪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干燥根茎,味甘而微温,归肺脾两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行滞通痹、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因虚所致病症,如气虚所致乏力、脾虚所致食少便溏、表虚自汗、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等.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录,是获得我国卫生部批准使用的重要中药材,因其拥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以及强大的药理作用而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1].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黄芪中的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多种成分被发现[2].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发现黄芪在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呼吸功能、保护代谢(肝、肾)组织、调节血压、抗衰老、防治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效如桴鼓[3].现归纳总结近年来关于黄芪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以期为黄芪的临床应用、开发研究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关键词:
黄芪;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
李博;耿刚
作者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呼和浩特 010110;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肿瘤科,呼和浩特 01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博;耿刚-.黄芪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2(04):262-264
A类:
B类:
药理作用,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荚膜,根茎,肺脾,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通痹,脱毒,敛疮生肌,病症,气虚,脾虚,食少便溏,表虚,自汗,疮疡,不收,收口,首载,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卫生部,中药材,着实,实验技术,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现代药理,药理研究,心脑血管,机体免疫功能,呼吸功能,抗衰老,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开发研究
AB值:
0.443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