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围山蕨类多样性及生境因子对干扰的响应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大围山云雾林蕨类的Alpha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稀有性指数,探讨了不同干扰程度下主要环境因子变化及林下蕨类植物生物多样性响应.方法:设置长100 m样带3条,样带内每隔10 m设置一个1 m×1 m样方,统计各样方内的蕨类植物的种类及数量,记录、采集标本;同时,检测林冠开阔度(Canopy open-ness,CO)、空气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和表层土温(Surface temperature,ST).结果:(1)重度干扰使林下光线和土壤表层温度改变,蕨类种类与数量均增加;(2)重度和中度干扰下,蕨类植物种类和数量在短时间内均增加,但可持续性差;(3)轻度干扰下,原始生境中的差异化未受破坏.结论:人为干扰在短期能丰富局地蕨类多样性,但可持续性差,且对森林整体而言多样性贡献率极小.分析表明攀缘卷柏、钝叶卷柏、华中瘤足蕨和蛇足石杉可作为大围山云雾林生境的指示种.
文献关键词:
蕨类植物;大围山;云雾林;多样性;干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逢春;刘景欣;黄华平;构箭勇;文慧婷;李叶;袁欣宇;马秀花;朱兴旺;阳晓倩;何琼;Prueksakorn Kritana;Sarathchandra Chaya
作者机构: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四川宜宾6440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云南勐腊6663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海口570100;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气象局,云南蒙自661100;玛希顿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系,泰国佛统府7317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斯里兰卡拉贾拉塔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斯里兰卡密亨塔勒50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逢春;刘景欣;黄华平;构箭勇;文慧婷;李叶;袁欣宇;马秀花;朱兴旺;阳晓倩;何琼;Prueksakorn Kritana;Sarathchandra Chaya-.大围山蕨类多样性及生境因子对干扰的响应)[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2(12):98-105
A类:
B类:
大围山,生境因子,云雾林,Alpha,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稀有性,干扰程度,环境因子,林下,蕨类植物,样带,每隔,方内,林冠,开阔,阔度,Canopy,open,ness,空气相对湿度,Relative,humidity,RH,土温,Surface,temperature,ST,下光,光线,温度改变,植物种类,人为干扰,局地,整体而言,极小,攀缘,卷柏,华中,蛇足石杉,指示种
AB值:
0.4431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