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文献摘要:
文章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7年为测度时间,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子系统出发选取19个指标,构建苏锡常地区城镇协调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地区协调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对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下:①此时间跨度内,苏锡常地区城镇协调水平逐步提高,其中苏州协调发展最好,无锡次之,常州协调水平最低;②苏州已迈入优质协调阶段,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问题依旧突出;③无锡已迈入高级协调阶段,城市人口、空间快速增长,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④常州协调水平变化幅度最大,由极度失调步入高级协调状态,经济建设仍是城市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最后,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视角对苏锡常地区未来的城镇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文献关键词:
协调发展;行政区划调整;苏锡常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晓;周颖;陆宇婷
作者机构: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晓;周颖;陆宇婷-.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2(12):34-43
A类:
B类:
行政区划调整,苏锡常地区,资源环境,协调程度,程度评价,指标赋权,耦合协调度模型,调情,时间跨度,协调水平,逐步提高,中苏,无锡,常州,优质协调,城市人口,加快经济发展,减排工作,水平变化,极度,下一阶段,阶段发展,发展的重点
AB值:
0.2196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