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乡土树种在三亚退化山地的早期土壤肥力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为人工促进三亚退化山地植被的恢复提供树种选择依据.方法:通过土壤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三亚退化山地7个乡土树种早期的土壤肥力状况.结果:造林树种区域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土壤电导率均显著高于非造林地.7个乡土树种的土壤有机质(12.85~20.89 g·kg-1)、全氮(0.10~0.15 g·kg-1)、微生物生物量碳(176.94~429.36 mg·kg-1)和氮含量(22.61~38.47 mg·kg-1)均高于非造林地,反映造林树种可有效改良土壤肥力,但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存在差异.海南菜豆树(Radermachera hainanensis)和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树种,且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均较高.P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为主要影响因子.海南菜豆树最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红花天料木(Homalium ceylanicum)次之,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最小.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南退化山地、低效林和生态公益林改造的树种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乡土树种;土壤肥力;退化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作者姓名:
何书奋;麦志通;蔡开朗;曾德华;洪文君
作者机构: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
引用格式:
[1]何书奋;麦志通;蔡开朗;曾德华;洪文君-.乡土树种在三亚退化山地的早期土壤肥力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2(12):35-40
A类:
退化山地,Radermachera,Antidesma,bunius,Homalium,ceylanicum,岭南山竹子,oblongifolia
B类:
乡土树种,三亚,土壤肥力,山地植被,树种选择,选择依据,土壤分析,方法比较,肥力状况,造林树种,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土壤电导率,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改良土壤,不同树种,土壤养分,收存,菜豆,hainanensis,五月,土壤碱解氮,微生物碳,速效磷,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红花,Garcinia,华南,低效林,生态公益林
AB值:
0.249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