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省牛蒡子生态适宜性分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为了探究分析甘肃省牛蒡子适宜的生态环境,明确其适宜生长的区域.方法:本研究结合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对全省47个县区收集到的270个牛蒡子样本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相结合进行建模分析,预测牛蒡子在甘肃省的生态适宜性分布范围.结果:牛蒡生长过程中,在3、4和5月需较大的降水量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12月需要较多水分维持休眠期的生命活动,适宜其生长的海拔范围为2000 m~2600 m,牛蒡抗逆性较差,适宜其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5℃~12℃、土壤酸碱度范围为这pH 6~8,甘肃北部,西北部降水减少,温度变化较大,且有些地区主要为盐碱地,不利于牛蒡生长,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酒泉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陇南市、庆阳市、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降雨少、海拔较高的地区不一定适宜生长牛蒡,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张掖市、武威市、定西市、陇南市、平凉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降雨多、海拔较低的地区都是牛蒡最为适宜生长的地区.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与实地考察的结果相符合,为甘肃省牛蒡的适宜性区划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牛蒡;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生态适宜性;分布区域
作者姓名:
杨春;师立伟;王莉;魏琴芳;焦旭升
作者机构:
定西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定西743000;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引用格式:
[1]杨春;师立伟;王莉;魏琴芳;焦旭升-.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省牛蒡子生态适宜性分布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2(10):77-80
A类:
B类:
MaxEnt,牛蒡子,生态适宜性,探究分析,第四次,中药材资源,资源普查,县区,子样本,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建模分析,分布范围,生长过程,降水量,持正,分维,休眠期,生命活动,抗逆性,年平均温度,土壤酸碱度,肃北,西北部,盐碱地,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陇南市,庆阳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兰州市,天水市,定西市,平凉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实地考察,相符合,适宜性区划,分布区域
AB值:
0.3050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