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季节人为氯排放对二次气溶胶影响的数值模拟
文献摘要:
利用WRF-CMAQ模式对比有无人为氯排放的模拟试验,定量分析了不同季节人为氯排放对二次无机气溶胶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氯排放对硫酸盐的影响较小,而硝酸盐对人为氯排放较为敏感,Cl-颗粒物与HNO3、N2O5、NO3和NO2均可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同时NH3也会转化为铵盐.人为氯排放使冬、春、夏、秋季硝酸盐月均浓度分别最高增加9.8μg/m3(34.3%)、1.5μg/m3(11.4%)、1.3μg/m3(9.1%)和2.6μg/m3(10.3%),铵盐月均浓度分别最高增加3.0μg/m3(30.7%)、0.6μg/m3(10.3%)、0.5μg/m3(6.5%)和1.1μg/m3(8.0%),冬季影响最大,夏季影响最小.人为氯排放增强了Cl原子和OH自由基对VOCs的降解作用,不同种类的SOA浓度略有上升,人为氯排放对SOA浓度影响最大约为6%.二次无机气溶胶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增加导致了颗粒物总量的增加,人为氯排放使冬、春、夏、秋季PM10月均浓度分别最高增加14.0μg/m3(18.3%)、2.5μg/m3(3.0%)、1.9μg/m3(2.8%)和4.5μg/m3(4.3%),PM2.5月均浓度分别最高增加15.0μg/m3(24.4%)、2.1μg/m3(3.5%)、1.2μg/m3(3.2%)和3.9μg/m3(4.4%).人为氯排放的季节性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冬、秋、春、夏季,内陆的影响比沿海大.
文献关键词:
氯化氢;氯气;二次气溶胶;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PM2.5
作者姓名:
刘一鸣;周慧娴;李思婷;沈傲;樊琦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75;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 珠海 519082;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 广州 5102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一鸣;周慧娴;李思婷;沈傲;樊琦-.不同季节人为氯排放对二次气溶胶影响的数值模拟)[J].中国环境科学,2022(09):4059-4072
A类:
B类:
不同季节,放对,二次气溶胶,WRF,CMAQ,模式对比,模拟试验,无机气溶胶,二次有机气溶胶,硫酸盐,硝酸盐,Cl,颗粒物,HNO3,N2O5,NO2,NH3,铵盐,月均,VOCs,降解作用,SOA,PM10,PM2,内陆,海大,氯化氢,氯气,空气质量
AB值:
0.3052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