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
文献摘要:
本文通过DEA-Malmquist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及成因进行测度和分析,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Moran指数及Markov链评估该地区数字经济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动态演变趋势.研究发现,长江上中下游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及增长率呈现不同特点,技术创新、扩散及引进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的发展.长江经济带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所致,且地区间不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长江中游地区数字经济效率相较于上游和下游地区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弱,存在高水平效率向下转移的趋势.据此,提出推动技术进步、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及构建长江上中下游区域化协同发展机制等建议.研究结果与结论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塑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地区差异;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超;丁晨辉;郑垂勇;李峰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 210000;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超;丁晨辉;郑垂勇;李峰-.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22(07):118-128
A类:
B类:
长江经济带,经济产出,产出效率,地区差异,动态演变,DEA,Malmquist,指数对,年数,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Moran,Markov,地区数字经济,演变趋势,江上,上中下游,空间相关性,长江中游地区,经济效率,发展政策,区域化,协同发展机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区域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区域协同发展
AB值:
0.3060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