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优秀运动员谌利军与冯吕栋抓举技术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运用三维运动学研究方法,对参加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的我国男子举重67kg公斤级优秀运动员谌利军与冯吕栋抓举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提铃准备阶段,冯吕栋身体姿势更符合抓举中"近"的技术要求;总体上,冯吕栋伸膝提铃和引膝提铃阶段技术动作优于谌利军,谌利军发力和惯性上升及接铃阶段技术动作优于冯吕栋.谌利军抓举过程中主要存在伸膝提铃阶段髋关节打开过早,引膝提铃阶段膝关节回屈角度小以及整个抓举过程中杠铃重心左右偏移量过大的问题;冯吕栋主要存在发力和惯性上升阶段"两心"前后距离过大,杠铃相对于运动员水平运动幅度大,垂直运动幅度小以及接铃过程中杠铃下落距离长,下降速度过快的问题.建议谌利军加强膝关节主要屈伸肌群的力量训练以及进行身体左右侧力量平衡的评估;冯吕栋应掌握在发力和惯性上升阶段正确的用力方向,并改善接铃节奏.
文献关键词:
抓举;谌利军;冯吕栋;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晋勋;郑哲;叶小川;刘功聚;潘慧炬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晋勋;郑哲;叶小川;刘功聚;潘慧炬-.优秀运动员谌利军与冯吕栋抓举技术对比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22(02):100-106,112
A类:
谌利军,冯吕栋
B类:
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对比,运动学研究,举重,锦标赛,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男子,67kg,公斤,准备阶段,身体姿势,技术动作,举过,髋关节,开过,过早,膝关节,杠铃,铃重,偏移量,量过大,升阶,前后距离,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下落,下降速度,屈伸,群的力量,力量训练,左右侧,技术特征
AB值:
0.3327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