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肺复苏后不同温度的亚低温治疗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对心脏骤停通过心肺复苏恢复心脏节律的患者采用不同温度的亚低温治疗与其肺部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本院心肺复苏后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4例.其中A组采用非亚低温治疗,B组采用36℃低温治疗,C组采用33℃亚低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4 d和出院时存活率情况,并对比治疗3 d和7 d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 PIS)、痰培养阳性率、痰培养阳性致病菌谱、氧和指数和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14 d后、出院时三组患者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和7 d,C组CPIS评分低于A组和B组(P<0.05);治疗3 d后,三组痰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C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3d和7d,痰培养阳性致病菌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和7 d,C组氧和指数高于A组和B组,CRP、PC T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给予33℃亚低温治疗能减轻患者肺部感染,降低痰培养阳性率,提高氧和指数,改善CRP、PCT水平.
文献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低温;人工/方法;肺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延玲;巨芳萍
作者机构:
陕西省宜川县人民医院内科,陕西 宜川 716200;陕西省岐山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宝鸡 722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延玲;巨芳萍-.心肺复苏后不同温度的亚低温治疗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22(02):180-182,186
A类:
B类:
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过心,心脏节律,本院,对比治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痰培养阳性,致病菌,氧和指数,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CT,CPIS,7d,3d,谱比,高氧,心肺复苏术
AB值:
0.1760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