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雷火灸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常伴有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临床治疗已成为脾胃疾病研究的热点.针对胃脘痛的西医治疗多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且极易复发.中医疗法如针灸、火龙灸、姜疗、热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胃脘痛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雷火灸借助其温中散寒、补中益气之功效在胃脘痛治疗中降低了患者胃脘痛疼痛症状,改善了患者的体质状况,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胃脘痛中医病因病机、雷火灸作用机制、胃脘痛治疗选穴依据及2015年至今的雷火灸技术在胃脘痛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发现雷火灸操作简便、舒适性高、不良反应少,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但其具体操作方法、穴位的选取、治疗时间、疗程的制定及评价指标仍存在较多差异.
文献关键词:
雷火灸;胃脘痛;综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齐瑞霞;蒋争艳
作者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齐瑞霞;蒋争艳-.雷火灸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2(07):77-80
A类:
B类:
雷火灸,胃脘痛,常见病,多发病,胃气,气郁,郁滞,气血,上腹部,心窝,生疼,主症,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脾胃疾病,疾病研究,西医治疗,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缓解症状,中医疗法,针灸,火龙灸,热敷,中药离子导入,温中散,补中益气,疼痛症状,中医病因病机,选穴,舒适性,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具体操作,操作方法,穴位,治疗时间,疗程
AB值:
0.34074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