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热敏灸联合温阳散寒、逐瘀通络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温阳散寒、逐瘀通络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51例.A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B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热敏灸治疗,C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温阳散寒、逐瘀通络汤治疗,D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热敏灸+温阳散寒、逐瘀通络汤治疗,4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膝关节评分(WOMAC)、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疗效,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且D组主症、次症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A、B、C组(P<0.05),B、C组上述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D组评分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B、C组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和C组(P<0.01);治疗后,4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D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A组、B组和C组(P<0.05),治疗后B、C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A组(P<0.05,P<0.05);治疗后4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D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B、C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温阳散寒、逐瘀通络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文献关键词:
热敏灸;温阳散寒、逐瘀通络汤;阳虚寒凝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作者姓名:
胡永召;徐迎锋;阮志华;徐通;赵腾飞;韩柄秋;张义浦
作者机构: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永召;徐迎锋;阮志华;徐通;赵腾飞;韩柄秋;张义浦-.热敏灸联合温阳散寒、逐瘀通络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22(02):54-59
A类:
B类:
热敏灸,温阳散寒,逐瘀通络,通络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纳入标准,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安大略,麦克马斯特,斯特大,膝关节评分,WOMAC,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症,次症,等级分,分布差异,总有效率,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减轻,膝关节功能
AB值:
0.1107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