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碳"背景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污降碳效应
文献摘要:
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其减污降碳的政策效应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将二氧化碳减排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省份面板数据,以碳排放交易机制为政策背景,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模型计算环境污染指数测度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以碳排放量与环境污染指数的交乘项表征减污降碳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污降碳效应.研究结果发现:①与非试点省份相比,从政策的平均处理效应来看,碳排放交易机制降低了试点省份二氧化碳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试点省份的减污降碳水平提升了16%.从试点个体的政策效应来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表现较优即碳污排放呈显著下降趋势,广东表现次之,而湖北表现较差.②作用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碳排放交易机制通过能源消耗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减污降碳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表现最优,中部地区表现不佳.③进一步,以灰色关联模型探究各省份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物的减污降碳水平协同减排潜力,计算结果发现,上海、广东、广西、贵州、新疆等5个省份的平均关联度值大于其他省份,呈现较高的减污降碳潜力.因此,要加快推进并完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发挥市场激励型的碳排放交易政策对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物的协同减排作用,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减污降碳政策,加快实现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协同效应.
文献关键词:
减污降碳;碳排放交易机制;双重差分模型;改进熵权-TOPSIS模型;灰色关联模型
作者姓名:
陆敏;徐好;陈福兴
作者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
引用格式:
[1]陆敏;徐好;陈福兴-."双碳"背景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污降碳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11):121-133
A类:
B类:
碳排放交易机制,碳效应,政策工具,政策效应,二氧化碳减排,环境污染治理,研究框架,省份面板数据,政策背景,改进熵权,TOPSIS,计算环境,环境污染指数,指数测度,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程度,碳排放量,碳水,双重差分模型,合成控制法,平均处理效应,环境污染物,控制变量,机制分析,异质性检验,能源消耗,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区域异质性,中部地区,灰色关联模型,协同减排,减排潜力,降碳潜力,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市场建设,市场激励型,碳排放交易政策,二氧化碳排放,技术创新投入,能源消费结构,区域差异化
AB值:
0.2059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