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河流域技术创新对PM2.5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摘要:
黄河流域是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技术创新是破解流域PM2.5污染防治难题的关键手段.该研究以2004—2019年黄河流域79个地级市PM2.5污染数据为样本,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PM2.5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和关联性特征,并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气温、降水等自然解释要素纳入同一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黄河流域PM2.5的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系统识别和甄别技术创新要素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程度和溢出效应,解析技术创新对PM2.5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PM2.5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异质性和相关性,浓度值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于漯河、濮阳等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80且显著为正,空间关联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类型为主;②专利授权量的增加通过排放源管控治理、移动源消减治理等路径对本地区PM2.5防治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由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补贴等绿色技术壁垒的存在加剧了邻近地区污染治理难度,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③流域城市人均创新指数的提升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技术创新内生动力等机制同样促进了本地PM2.5浓度下降,但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未能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研究基于技术创新对PM2.5防治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突出技术创新在空气污染防治中的关键作用,搭建和完善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流域间联防联控机制与竞争合作机制,助推黄河流域空气质量改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关键词:
技术创新;PM2. 5;空气质量;空间杜宾模型;黄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晶晶;程钰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358;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3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晶晶;程钰-.黄河流域技术创新对PM2.5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09):108-118
A类:
B类:
PM2,空间溢出效应,空气质量改善,核心区域,污染防治,地级市,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究,社会经济因素,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系统识别,甄别,创新要素,贡献程度,影响路径,漯河,濮阳,黄河流域下游,Moran,空间关联,集聚类型,专利授权,授权量,排放源,移动源,消减,治具,技术壁垒,邻近地区,污染治理,创新指数,创新氛围,周边地区,区产,辐射带动,带动作用,适应性对策,空气污染,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体系,联防联控,竞争合作,合作机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空间杜宾模型
AB值:
0.3186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