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框架及其检验
文献摘要: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治理范畴并给予效能评估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阐述治理内涵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梳理经典制度理论及相关文献,从治理维度、治理工具、治理措施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框架,即"制度-能力"治理模型.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政策作为数据样本,运用文本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对该治理框架进行定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能力"治理框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总体来看,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的效能显著提升.具体而言:第一,中国生态文明法规政策制定与实施呈"间断-均衡"态势,生态治理府际协同度较高;第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协同效应显著;第三,生态治理工具结构较为均衡和合理,治理工具之间的组合发力趋势日趋明显,但强制性制度工具仍占主导地位;第四,治理措施的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并不均衡,措施的管制色彩依然比较明显.据此,从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视角,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协同性,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态治理工具结构,着力提升顶层设计和思想引领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逐步降低强制性制度在中国生态治理工具集的占比;着力优化和均衡生态治理措施,逐步降低管制性生态治理措施的范围和强度,提升治理措施的现代化水平.
文献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框架;政策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波辉;彭向刚
作者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波辉;彭向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框架及其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08):29-39
A类:
B类:
治理框架,效能评估,研究课题,制度理论,从治,治理维度,治理工具,治理模型,面生,法规政策,文本计量,内容分析法,定性检验,解释力,文明治理,府际协同,协同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治理能力提升,具结,强制性,现代化水平,建设成果,协同性,升顶,思想引领,工具集,生态治理措施,政策文本分析
AB值:
0.2709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