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低碳城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文献摘要: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不仅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现有针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基于跨国数据、中国整体以及省级数据的分析,基于城市层面数据的讨论还较少且多数停留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层面,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0—2019年2850个观测值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国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呈现出"高?高"型和"低?低"型聚集模式;②基准回归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③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政策效应同时受到来自地理上相近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城市的影响;④基于城市规模的异质性分析得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人均GDP在5万~10万元的城市驱动作用最强;基于经济集聚区域的异质性分析得到,京津冀城市群的政策直接效应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而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均显著,但空间效应存在地理和经济上的差异.该研究探索了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期为中国采取更有效的路径与政策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关键词:
能源转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空间双重差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丽梅;司璐
作者机构: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丽梅;司璐-.低碳城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07):81-90
A类:
空间双重差分法
B类: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国策,科学论证,国家发展战略,跨国数据,城市层面,计量经济学,观测值,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空间相关性分析,中国城市,聚集模式,空间溢出效应,政策效应,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城市驱动,驱动作用,经济集聚,集聚区域,京津冀城市群,直接效应,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效应,研究探索,时空演变特征,决策参考,能源转型
AB值:
0.1658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