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针预处理对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足月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麻醉穿刺前电针内麻点与足三里,对照组不做电针处理.记录两组电针刺激前(T0)、麻醉起效后3 min(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胎盘娩出后3 min(T3)和术后2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记录两组产妇发生寒战、面色苍白、胸闷气促和恶心呕吐的情况;观察两组TO和T4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变化.结果 对照组MAP在T1、T2和T3时间点与T0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MAP在T1、T2和T3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HR在T1、T2和T3时间点与T0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HR在T1、T2和T3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且观察组面色苍白、胸闷气促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IL-6和PGE2在T4时间点与T0比较,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IL-6和PGE2在T4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电针预处理能维持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显著降低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IL-6和PGE2的表达有关.
文献关键词:
电针;剖宫产;子宫;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禾;周民涛
作者机构: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阳 473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禾;周民涛-.电针预处理对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09):902-906
A类:
B类:
电针预处理,对子,子宫下段剖宫产,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择期,足月产,腰硬联合麻醉,麻醉穿刺,麻点,足三里,电针刺激,T0,起效,胎儿,胎盘,娩出,T4,平均动脉压,MAP,面色苍白,胸闷,闷气,气促,恶心呕吐,TO,血清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PGE2,含量变化,寒战发生率,围术期
AB值:
0.20487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