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AngⅡ、TXB2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中风先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患者为研究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同时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项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合酶(iN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血小板黏附性(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患者头颈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测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研究组血清NSE、iNOS、TXB2、AngⅡ、PAgT、PAdT、sVCAM-1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BDNF、NO和Vm、V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RI、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项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可降低NSE、iNOS、TXB2和AngⅡ水平,提高BDNF水平,减少神经损伤,控制血小板聚集,提升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
文献关键词:
针刺疗法;电针;中风先兆;血管内皮;血栓素;血小板聚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鹏;温杰;崔友祥;王传尊;刘国华;胡方梅
作者机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 061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鹏;温杰;崔友祥;王传尊;刘国华;胡方梅-.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AngⅡ、TXB2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08):747-752
A类:
B类:
电项针,颈动脉狭窄,中风先兆,Ang,TXB2,血管内皮功能,血栓素,血管紧张素,基础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合酶,iN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内皮素,ET,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血小板黏附,黏附性,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经颅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测,检测仪,头颈部,颈部动脉,动脉平均血流速,平均血流速度,Vm,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阻力指数,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血管狭窄程度,常规治疗,神经损伤,血流动力学,针刺疗法,电针
AB值:
0.2253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