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骑竹马灸源流考
文献摘要:
骑竹马灸是一种以治疗痈疽发背为主的特殊灸法,其产生不晚于南宋,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卫济宝书》,记载了骑竹马灸的具体方法,并提出骑竹马灸治病原理在于其施治部位为"心脉所起",灸后可使心火条畅,血脉流通.《备急灸法》的记载中"骑竹马法"发生变化,且在医理阐释中增加了道家"夹脊双关"的概念.其后历代文献所载骑竹马灸法在取穴比量法和施灸体位上均从《卫济宝书》或《备急灸法》之说,在主治、施治方法上少有变化,惟施灸壮数说法较不统一.至现代,"骑竹马灸法"在定位、主治、施治方法上均较古代有一些变化和拓展,尤以对其定位的认识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此外,明清时期,脱胎于"骑竹马灸法"的"骑竹马穴"产生,为其应用的扩展提供了可能.
文献关键词:
灸法;骑竹马灸法;骑竹马穴;术语;学术源流;针灸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洁洁;张欣;纪军
作者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洁洁;张欣;纪军-.骑竹马灸源流考)[J].上海针灸杂志,2022(06):628-633
A类:
骑竹马灸法,骑竹马穴
B类:
源流考,痈疽,不晚,南宋,具体方法,治病,施治,心脉,心火,条畅,血脉,医理,道家,夹脊,双关,所载,取穴,比量,之说,主治,有变,说法,尤以,众说纷纭,定论,明清时期,脱胎,学术源流,针灸学
AB值:
0.3415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