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伏痰外损"论治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
文献摘要: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特点之一,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其与中医学"伏痰外损"具有一定相关性.清代医家吴澄首次提出"伏痰"概念,并创外损学说."伏痰外损"是支气管哮喘的核心病机,其中伏痰是发病基础,外损是伏痰的临床结局.外损作为伏痰的临床结局,具有虚证、损伤两种表现.其中,虚证是基础表现,于肺主要表现为气虚或气陷,这与黏液过度分泌导致气道阻塞、增加气道阻力(表现为喘息、气短、呼吸困难)并加速肺功能下降相通;损伤则与气道黏液高分泌导致气道结构病理改变相通.基于"伏痰外损"理论,可从"生痰之源"脾脏切入,采用理脾阴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
文献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哮病;伏痰外损;气道黏液高分泌;理脾阴;吴澄
作者姓名:
李默玄;胡渊龙;周宙;邱占军;陈宪海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默玄;胡渊龙;周宙;邱占军;陈宪海-.基于"伏痰外损"论治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J].山东中医杂志,2022(12):1264-1269
A类:
伏痰外损,理脾阴
B类:
论治,支气管哮喘,喘气,气道黏液高分泌,病理特点,中医学,清代医家,吴澄,核心病机,中伏,临床结局,虚证,气虚,气陷,气道阻塞,加气,气道阻力,喘息,气短,呼吸困难,肺功能,相通,病理改变,变相,脾脏,哮病
AB值:
0.216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