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改性活性氧化铝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以活性氧化铝(γ-Al2O3)为原料,不同含量五乙烯六胺(PEHA)的乙醇溶液为改性剂,使用浸渍法制备改性活性氧化铝(Al2O3-PEHA-X).通过对改性活性氧化铝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BET)可知,PEHA成功负载于活性氧化铝且没有破坏活性氧化铝原有结构,但导致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有所降低.当PEHA含量一定时,在吸附温度为25~70℃范围内,随吸附温度升高,改性活性氧化铝的CO2吸附量下降.在吸附温度一定时,随PEHA含量增加,改性活性氧化铝的CO2吸附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PEHA含量大于2 mL时,CO2吸附量下降尤为明显.Al2O3-PEHA-0.5经过5次重复使用,保持了约81%的吸附能力.在第2次吸附时CO2吸附量下降17.6%,随后基本保持稳定.改性活性氧化铝的CO2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吸附过程放热,反应自发进行,吸附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反应进行.
文献关键词:
五乙烯六胺(PEHA);改性;活性氧化铝;二氧化碳吸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志强;陈彬剑;焦健
作者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25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志强;陈彬剑;焦健-.改性活性氧化铝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J].煤气与热力,2022(12):后插10-后插16
A类:
五乙烯六胺,PEHA
B类:
改性活性氧化铝,二氧化碳吸附,吸附性能,Al2O3,乙醇溶液,改性剂,浸渍法,线粉,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谱实验,FTIR,氮气吸附,吸附脱附,BET,载于,比表面积,孔容,吸附量,重复使用,吸附能力,准二级动力学,化学吸附,附控,放热,反应自发,吸附反应
AB值:
0.1962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